文章來源:https://video.udn.com/news/936353
世界各地近日陸續推出禁用塑膠吸管的措施以防汙染海洋,但專家警告,菸蒂對於環境的危害更加不容小覷,而且經常未受到公眾關注並且逃過法律規範。
香菸過濾嘴是20世紀初的發明,被菸草公司用於改善民眾對於吸菸的健康疑慮,但公衛學者指出,香菸過濾嘴對於健康毫無助益可言,只是一種招攬菸民的行銷工具,就跟塑膠廢棄物一樣是主要汙染物,甚至還會鼓勵菸民更常吸菸,進而影響健康或誘發癌症。
同時,全球每年製造5.6兆根香菸,也就是5.6兆個菸蒂,其中三分之二被不負責任地亂丟,有些菸蒂被排水系統及溪流沖入海中,還有一些直接被丟在沙灘;1986年起開始推動淨灘運動的海洋保護協會(The Ocean Conservancy)最常找到的廢棄物就是菸蒂,數目超過6000萬個,占被拾獲廢棄物的三分之一。
報導指出,過濾嘴的主要成分硝酸纖維素(cellulose acetate )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會分解,內含毒性極高的各式化學物質與重金屬,一小根菸蒂泡在水中釋出的毒性就足以殺死養在魚缸的金魚,大量菸蒂流入海中勢必傷害海洋生物。
菸業巨頭也擔心民眾會要求他們為大量菸蒂負責,考慮尋找新的過濾嘴材料,也曾協助設置警語或菸灰缸、發起回收運動到捐款反亂丟菸蒂活動等一切方法。研究卻發現,因為各種誤解及生理和心理因素,多數菸民傾向吸完菸後直接彈掉菸蒂,廣設菸灰缸也無法阻止,眾多努力最後都不了了之。
目前,香菸過濾嘴不被視為重要問題,清掃的重任由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扛起。加州舊金山就對每包香菸另外徵收60美分清潔費,一年獲得約3百萬美元。有民意代表試圖提案封殺香菸過濾嘴或補助回收,但始終沒有下文;根據他們的說法,菸草公司提供大筆的政治獻金。有學者指出,想要封殺菸蒂,不只需要串連環保團體,還要拉攏反菸要角,才能反制財大氣粗的菸草公司。
